当前位置:首页 > 站长号 > 正文

关于熊猫社区空间业务自助下单平台的信息

摘要: 2017年,被称为无人便利店的“大年”。近日,阿里巴巴的无人便利店“淘咖啡”在杭州亮相,引爆了人工智能支付的新场景。一时间,...

  2017年,被称为无人便利店的“大年”。近日,阿里巴巴的无人便利店“淘咖啡”在杭州亮相,引爆了人工智能支付的新场景。一时间,无人便利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行业融资消息也接踵而至。

  无人超市成风口?

  在此之前,便利店在零售行业中,一直增长最快,但难以吸引资本。如今,无人便利店似乎打破了这一僵局。不过,在资本纷纷涌进的同时,大部分投资人还在观望。无人便利店真的能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吗?即使降低了人力成本,无人便利店就能一往无前吗?无人便利店到底是“风口”还是仅仅“一阵风”?

  现场长长的等待队伍,通过手机淘宝进店,消费出店后会被自动扣费……近日,阿里巴巴的无人便利店“淘咖啡”在杭州一经亮相,迅速成为关注焦点。

  阿里入局,将无人便利店的热度推向高潮。实际上,6月底到7月初,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两家无人便利店公司相继宣布融资消息,两笔融资合计超1.3亿元。

  一夜之间,无人便利店站上了“风口”,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已投入运营的一些无人便利店正经受着市场的检验。其中,上海的高温天气就考验了一把缤果盒子,缤果盒子上海两家店中的欧尚店就因高温关停了几天,最新消息是其已恢复营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缤果盒子已开门店共计10家。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两家公司正酝酿的开店计划中,短期内就多达上百家。以此来看,无人便利店有望迎来开店潮。

  阿里“淘咖啡”赚足眼球

  7月8日-12日,在阿里淘宝造物节亮相的“淘咖啡”赚足了眼球。

  “淘咖啡”作为阿里巴巴首次公开亮相的无人店,面积在200平方米左右,消费者只需打开手机淘宝扫描二维码便可进入。扫码通过闸机后,手机便可收起并不再取出。就像平时购物那样,用户可以随意在店内选货。离店前会经过一道“支付门”,通过后,用户就会被自动扣款。

关于熊猫社区空间业务自助下单平台的信息

  无人便利店版的“淘咖啡”,也被视为阿里在新零售领域的尝新。据阿里方面透露,这项技术暂时没有商用的计划,未来也不会像亚马逊一样开线下实体店,而是提供基于无人零售的一套解决方案。

  除阿里巴巴外,众多知名企业已瞄准无人便利店领域。立志向“大消费”迈进的家居卖场品牌“居然之家”,也跨界无人便利店,其无人便利店品牌EAT-BOX即将在7月中旬落地两家店,分别位于北京东直门和世纪金源。

  此前,据媒体报道,娃哈哈与深兰科技达成战略合作,签下了三年10万台无人商店take go。就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娃哈哈方面,对方相关负责人透露,并非娃哈哈的行为,而是宗庆后胞弟公司的行为。

  去哪儿前CEO庄辰超投资的便利蜂2017年2月开出第一家门店。随后,便利蜂在北京多个区域开始拓展,至今已在北京开设了5家店。

  6月底,创新工场宣布完成对F5未来商店的3000万元A+轮融,后者是一家依托自主研发的机械臂和后台管理系统来构建24小时无人值守的便利店。

  就该笔投资,创新工场华南区总经理、投资总监熊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便利店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无人值守的便利店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差异化切入,和市面上的业态来进行竞争,F5可以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大大缩减人力成本,而且单位面积的盈利能力较好,模式也比较有利于快速扩张。

  资本青睐或迎开店潮

  知名企业纷纷介入的同时,以F5未来商店获得融资为代表,无人便利店正成为资本宠儿。

  7月3日,缤果盒子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金额超1亿元,由纪源资本领投,启明创投、源码资本、银泰资本等跟投。

  据了解,缤果盒子于2016年8月开始在广东中山地区启动项目测试,2017年6月初落地上海。缤果盒子主要利用RFID标签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RFID在对货物的识别与防盗上更具优势,不过无法做到像take go及“淘咖啡”那样“即拿即走”的购物体验。

  缤果盒子方面向记者介绍,目前其在上海和中山市共有10家门店。此轮融资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量产、渠道拓展,以及对应的推广和人员方面的开支。

  据缤果盒子方面透露,8月底前首批200家店面将正式落地,目前已做好大规模量产的准备,预计一年内可完成5000个网点的铺设。

  对于开店计划,缤果盒子CEO陈子林表示,(公司在)全国都在计划铺设门店。目前,拥有6家分公司,包括大连、西安、中山等。“由于业务开展得太快,我们不得不在东北和西北等地区设立分公司去实施业务,有很多场地在签订中,有很多盒子要进行铺设,一年5000个,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相比缤果盒子,在创新工场投资之前,F5未来商店曾获得创大资本2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以及TCL创投的1000万元Pre-A轮融资。

  熊昊表示,其投资希望能给F5未来商店带来两方面的帮助:一是资金进来帮助公司实现比较快的规模化扩张,并搭建供应链体系和产品研发体系;二是可对初创公司提供一套体系化的投后管理服务,包括财务系统的搭建,员工激励计划的搭建,以及市场运营方面的协助,甚至未来资本运作等。

  据了解,F5未来商店完成融资后,其计划在3~6个月内开出30~50家门店。今年计划在广深开设50~80个门店,其中广州占比80%。

  F5未来商店创始人兼CEO徐海成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便利店的核心是便利,这要求便利店有足够高的密度,进而需要非常低的初期投入成本与运营成本才能让便利店拥有更低的生死线,去覆盖更高的密度。

  按照缤果盒子和F5未来商店的开店计划,两家公司半年内规划开店就达上百家。

  是风口还是噱头?

  “忽如一夜春风来。”无人便利店一时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看好者有之,看衰者亦有之。

  “最近关于无便利店的讨论甚嚣尘上,目前来看,大部分无人店的提出者还是以吸引资本关注为主要诉求点,无人店的概念多少有些噱头的意味。”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王洪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站在VC的角度不看好无人便利店。“VC投资有它自己的模式限制,偏好市场规模大的项目,并且要求短时间内做到很大的量。但便利店即使是无人化,可能也较难快速爆发。”他举了一个例子,全家是2004年进的中国,2014年开了1530家店才打平,说明这个生意很需要规模。

  对此,熊昊表示,“无人便利店是大趋势,将会较快速度发展。首先,国内的便利店数量是不饱和的;其次,机器取代人工是各行各业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认为在便利店行业也存在这样的机会;再次,无人便利店的面积大概30平方米,相比711、全家这种动辄100平方米大的便利店模式,无人便利店可以进入他们下沉不到的小社区、景区、工业区里面,进行差异化竞争,这种商业业态和场景,我们还是比较看好。”

  无人便利店的兴起,相较而言,此前国内便利店行业一直处于有点尴尬的局面:在零售行业中增长最快,但难以吸引资本。

  商务部近期发布的《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16/2017年)》显示,2016年便利店、购物中心、超市销售额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7.7%、7.4%和6.7%;专业店、百货店销售额增速分别仅为3.1%和1.3%,百货店增速还下降了2.1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便利店行业的增长是最好的。

  无人便利店打破了这一僵局。阿里提出,“淘咖啡”这套技术方案不仅为用户带来了酷炫的购物、支付体验,更深远的价值还在于:它可以提高坪效。所谓“坪效”,即每坪的面积可以产出多少营业额(营业额÷专柜所占总坪数)。

  但是无人便利店是否能通过物联网技术提高坪效,目前仍存在各种不同的见解。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因为坪效是受很多因素决定的,包括客单价、地理位置、人流量之类的,单凭技术提高坪效,还是值得商榷的。

  为什么无人便利店忽然受到了广泛关注?对此,羚羊创投创始合伙人张坤分析称:“第一,传统零售升级一直是零售业探索的核心,但是此前一直在线上探索,没有对线下进行挖掘,而现在这种探索到了临界点;第二是支付方式的改变,此前做无人售货是靠‘爱心店’的形式,依靠人们自我的道德约束,这样是不行的,违约成本过低,而现在支付方式已经完全升级,可以支撑无人售货;第三是用户购买习惯改变,从沃尔玛这样的大型超市转向全家这样的小型便利店,用户对产品需求很明确,导购的角色严重削弱,无人售货也开始被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继此前因高温停业后,7月13日,缤果盒子杨浦区店因涉嫌违建而遭城管调查的消息又被传得甚嚣尘上。

  据澎湃新闻报道,因接到居民举报,7月13日下午4点左右,一队城管执法人员走进了缤果盒子,对这栋无人超市是否属于违法建筑进行调查取证。

  缤果盒子方面向记者证实,城管确实来过现场,欧尚高层已经出面解决,不过是否涉嫌违建,目前还没有结论,该盒子仍在正常营业。

  现场篇

  上海杨浦区缤果盒子店刚解决高温停运考验又涉嫌违建遭城管调查

  7月7日,一则上海首家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杨浦区欧尚店因高温暂停营业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7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缤果盒子该店门上贴着“由于技术调试,Auchan Box暂时停运”的标识。

  值得一提的是,7月13日,缤果盒子杨浦区店因涉嫌违建而遭城管调查。据澎湃新闻报道,因接到居民举报,7月13日下午4点左右,一队城管执法人员走进了缤果盒子,对其是否属于违法建筑进行调查取证。

  缤果盒子方面向记者证实,城管确实来过现场,欧尚高层已经出面解决,不过是否涉嫌违建,目前还没有结论,该盒子仍在正常营业。

  据了解,缤果盒子今年6月首次登陆上海,位于上海杨浦区长阳路欧尚超市门口以及上海闸北区大润发超市附近。

  记者又来到大润发上海闸北店附近的缤果盒子,该店位于飞牛网总部大楼楼下。当天几名技术人员正在无人便利店里进行维修和调试。他们称,“设备正在调试中,明天才能正常营业。”几位路过消费者本欲进店尝试,也未能入内。

  一位飞牛网工作人员向记者称,“这家店开了大概1个月,平常人流量每天70人左右,主要是我们内部的人在买。”

  另一家位于上海杨浦区长阳路欧尚店的缤果盒子则因高温无奈关停。而网络流出的图片显示,当时店内的甜甜圈、巧克力以及乳制品都已融化。

  尽管缤果盒子官方回应“暂停营业只是因为硬件调整,下周一(7月10日)就能重新营业。”,但7月11日,记者前往杨浦区长阳路欧尚超市门口的缤果盒子店发现,门上贴着“由于技术调试,Auchan Box暂停营业”的标识。

  记者站在两家缤果盒子门口时,可以感受到里面是有冷气的,并不如此前外界形容的高温,相信缤果盒子方面已经对高温问题进行改进。

  鉴于杨浦欧尚店的缤果盒子因高温暂停运营,记者走访期间曾问及大润发店会否遇到同样的问题时,缤果盒子的现场工作人员称,杨浦区欧尚店是因为没有遮罩,而上海这几天天气的确较为炎热,导致盒子室内温度过高,大润发店所处位置避免了太阳直接暴晒,且室内制冷条件还可以。

  对于上海两家店的运营情况,缤果盒子公司向记者表示,大润发闸北店一直在正常运营中。7月12日,记者还获悉,缤果盒子欧尚店已恢复营业。

  体验篇

  每经记者体验广州F5未来商店:出货速度较慢,晚间现缺货

  无人便利成为市场和资本热议的话题,那么消费者使用它到底方不方便?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广州塔首层112B铺的F5未来商店旗舰店,当整个门面映入眼帘的时候,新潮和科技的气息扑面而来。

  走进店内,可供消费者活动的面积大概有15平方米,呈长方形,左边是一面商品图片墙和取货窗口,前面是两块可供下单的可触屏幕,以及购物袋和热水窗口,右边是一个吧台和五六把椅子。

  记者看到,店内商铺包括饮料和零食、护手霜等日常用品,鱼蛋、车仔面等鲜食,以及果汁、奶茶等冲调饮品。每种商品下面附有二维码,顾客可通过微信直接扫描下单。除此之外,顾客还可以通过店内的触屏系统选购商品,结算及付款后,便可取货。

  取货窗口有两种:鲜食、冲饮窗口和其他百货窗口。不过,记者留意到,这两种窗口都只有一个,并且出货速度比自动售货机慢。这意味着,在广州塔这样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如果店内顾客较多,则需要排队取货。

  吧台分上下两部分,在顾客用完餐后按下清洁按钮,玻璃板会快速移到里面进行清洁。不过,清洁后的玻璃板上面有残留的水迹。

  F5未来商店的该门店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来体验。但由于店内无人值守,店内的地面上有不少垃圾,给人脏乱的感觉。

  记者体验的当天晚上不到10点,现场果汁、咖啡等冲饮均已售罄,商店货品似乎还不能及时补充和更新。而记者通过触屏系统购买了一份咖喱鱼豆腐和一瓶矿泉水,还需要等待前面一位顾客取完货才能完成提取。

  在现场,广州市民陈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相对于普通便利店进门就能收到店员“您好”、“欢迎光临”等亲切问候,无人便利店缺少了亲和力,取货窗口较少且没有排队引导线,人多的时候显得混乱,窗口出货时也没有语音提醒,显得冷冰冰,并且相对于无人便利店商品图片呈现形式,普通便利店内消费者能直接看到商品实物,更有购买欲望。

  对于前述问题,F5未来商店创始人兼CEO徐海成则表示,公司正在不断测试调整不同天气、不同时间,对备货量需求的影响。目前F5未来商店店内绝大部分垃圾均通过自动清洁餐桌回收,遇到地面垃圾多情况偶尔会有发生,这需要清洁阿姨更及时跟进。而当门店密度提高后,可以聘请全职专业阿姨巡店打扫卫生,对于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前往清洁,保持店内干净清爽。

  成本篇

  无人便利店的财务账:省人力成本用户规模考验盈利

  无人便利店“风口”一来,运营方、技术提供方、资本方都开始兴奋起来。“省了人力成本”、“客户体验好”,似乎无人便利店的前景一片光明。但是,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地长大。

  那么,无人便利店是否能代表便利店的未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会有哪些“成长的烦恼”?就其成本而言,到底相较传统便利店能够省去多少?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究。

  节约人力成本解决传统便利店“痛点”

  “缤果盒子整体的运营成本不到传统便利店的15%。”这是缤果盒子官网的加盟宣传语。

  据缤果盒子介绍,投入成本上,占地15平方米的缤果盒子SKU(最小存货单位)与40平方米的便利店基本持平;而且盒子自带升降系统,可随时移动位置,给了运营者低成本试错的机会。运营成本方面,由于采用无人方案,因此每月运营成本约2500元;相比之下,传统便利店一般要承担3个以上员工工资、门店租金及高额水电费用等,每月运营成本大于15000元。

  F5未来商店公司方面则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便利店运营成本主要分三大块:租金、人工和能耗。租金方面,F5便利店售卖近似存量商品,面积仅需“7-11”便利店一半,租金便宜一半;人力成本方面,24小时运营的便利店至少需要7个人,3万多的人力成本在F5几乎去掉;能耗方面,机器精准控制,每次取商品只开一条缝或一个洞的位置,能量损失极少。

  “实际总体运营数据约为传统便利店的1/4。前期投入也并不高,F5整店机器设备带装修初期投入成本为15万元,“7-11”开店成本则为60万~70万元。”F5未来商店称。

  正观品牌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金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房租和人工成本是传统便利店的主要运营成本。他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家雇员3人的24小时便利店,人工成本按照每人2500元/月计算,房租假设与人力成本相同,每月7500元;而便利店的毛利率一般都不高,假设按照20%计算,这样每月的流水达到7.5万元,才能覆盖这两项成本,这还没有计算水电、损耗等其他项目。

  “在一线城市人流密集的地方,无人店应是可行的。”张金星说道。但他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日本的便利店是行业鼻祖,也是标杆,但在多次赴日探访便利店行业之后,他发现无人便利店占比仍很少。“按理说日本应该是最适合推广无人店的,城市化率高、人群素质高、人工成本高,但是为什么没有大面积推广呢?”

  技术仍待完善设备成本相对较高

  人力成本仅是便利店诸多成本中的一项。无人便利店即便前台没人,后台也少不了人工操作。无人便利店真能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吗?

  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此前在接受媒体专访中指出,有些部分还是需要人,并且小便利店承担了一部分仓储的功能。来补货的时候,也有一个规模效应,物流成本更低。此外,像缤果盒子一样的玻璃盒子,要放进园区、小区,依然要去跟物业谈,这个BD(业务拓展)成本是很高的。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从实际经营来看,销售收入与管理成本是无人便利店的两道坎。第一,无人便利店的客单价比传统便利店略低,所以就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吸引消费者到店购买。第二,若1个人可以维护6~10家无人便利店,同时设备损耗率保持较低的状态,管理成本便可控。无人便利店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无人便利店方案在技术、用户体验等方面均有待完善。

  此外,目前无人便利店的技术也尚不成熟。比如亚马逊计划在今年3月底就对外开放Amazon Go,然而经过数月的测试发现,在数百平米的店里,选购人数一旦超过20人,店内的设备就无法正确追踪记录用户的行为及选购中的产品标签,开放计划只好延迟。

  用户规模未知前期亏损恐不可避免

  可想象的是,不管是高温还是机器出错问题,仅是诸多“意外”中的一部分而已。

  “对于无人店这个商业模式,我个人比较认同,这是对原本零售店的升级,产品更多,成本更低,用户体验更方便。”羚羊创投创始合伙人张坤说,但他也表示,前期必然会面临种种问题。

  “比如说损耗和残次品的问题,不过好在这部分风险可以由供应商来分摊。在用户习惯培养起来之后,这样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这个领域需要达到一定的用户规模,并且达到一定的用户使用时间,沉淀两到三年。”张坤说,“前期可能会存在亏损,不过这是战略性亏损。”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王洪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来看,自助收银、人脸识别、全息扫描和AR(增强现实)等各种无人店所要具备技术基本都已经成熟,只是应用的问题,而后是广泛应用成本摊薄的过程。“目前无人店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或者测试,但未来设备技术成本降低后带来的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人工成本降低等一系列优势将逐步释放。”

  王洪涛也认为,无人店是来改变新时代消费者体验的,不是来对标或者“怼”某一个业态的。

  “百花齐放是未来零售业的合理生态布局,只要能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谁都有自己应有的市场。无人店的优势是效率,但缺乏的是人情味;往往消费者的体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人情的体验,这一点上是无人店永远无法做到的。”王洪涛认为。

  不过,就便利店的人力成本,亦有分析认为,实际人工成本仅占便利店极少的部分。同时,因为属新生事物,实际使用人数极少,无人便利店尚不成熟。

  目前,缤果盒子实际运营已1年,目前共运营10家门店。当被问及其门店的营业数据,其CEO陈子林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称,“我只能告诉(你们),我们的盒子都有在盈利。”

  样本剖析

  缤果盒子CEO陈子林:我们都在盈利解决人力成本已是惊人进步

  无人便利店无疑是近日最火的话题之一。就在在无人便利店最受关注的这一档口上,缤果盒子位于上海的一家店因高温暂停营业的消息引发热议。

  最新消息,缤果盒子在上海的2家店都已恢复营业,加上在中山市的8家店,其无人便利店数量在国内排行第一。

  近日,缤果盒子创始人、CEO陈子林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专访,谈及了关于缤果盒子及无人便利店行业的一些问题。

  谈技术:RFID只是过渡

  NBD:最近缤果盒子出现的高温事件是怎么回事?如果要加入新空调,是否意味着用电功效要扩容,工作量和成本都会变大?

  陈子林:欧尚上海长阳路店的盒子,由于上海连续高温而盒子本身无遮罩的缘故,导致内部室温过高。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我们对盒子进行了闭店升级,目前已经恢复运营,这也是我们做测试的过程,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我们已经比别人更早进入市场,充分收集市场信息是为了向用户提供更便利的购物体验。

  对于缤果盒子而言,我们有自己的选址模型。但在布设欧尚长阳路店的盒子时,由于客观条件受限,没有太大的选择空间,所以我们给了自己一个最难的模式,将盒子放在了条件最严苛的地方。所以,这并不是盒子的模式出现问题。但后期我们也会不断升级优化用户体验。

  NBD:目前市场上,无人便利店采用的技术都不一样,能介绍下大概分几种技术吗?对于现在很多人对RFID(射频识别)技术有诟病,您怎么看?

  陈子林:商品识别并不是夸张的技术,事实上,后端运维系统才是无人便利店更为重要的部分。

  目前,无人便利店的前置技术——商品识别比较受到媒体关注。缤果盒子在目前阶段采用的是RFID技术,但我们同样也有图像识别的解决方案,在后期也会发布。不过我们认为,目前图像识别还不够完善,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打磨。另外,传统扫码技术也是其中一种,但这种方式效率太低,不大适合用在无人便利店上。

  很多人会觉得RFID成本比较高,不是最佳技术手段。但在目前,许多新技术还不完善之下,利用成熟的RFID技术能让我们快速搭建后端运维系统。在无人便利店中,运营的探索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比如说盒子的生产,我们可以和其他厂家合作,知道形态是怎么样的,它的材料、部件,怎么生产是最优的,颗粒度多大是最合适的,照顾到运输、保温、运行等性能。另外,RFID技术只是过渡产品,我们计划今年8月推出规模化商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谈成本:与传统便利店商业逻辑不同

  NBD:15平方米缤果盒子与40平方米传统便利店可售卖的货物是相当的,请问是怎么做到的?是否意味着补货频率增加?这样会不会增加人力成本?

  陈子林:传统便利店的大部分区域用来做仓储,售卖货品的只是一部分货架。但缤果盒子不是,我们几乎所有区域都用来上架商品,盒子内不作货物储备,我们每天进行补货。这一点在未来也会有调整,比如说,在规模化运营状态下,随着系统完善,我们能够做到1.5天补货一次,具体频率会根据商品密度来进行调整。理想状态下,一个理货员可管理20个盒子。

  此外,在人力成本的计算中,除了补货人力成本外,还计算了包括后端、中转和水电的费用。

  NBD:缤果盒子的成本中,除减少人力成本外,还有什么与传统便利店结构不同之处?

  陈子林:我们认为,解决了人力成本已是十分惊人的进步。无人便利店与传统便利店商业逻辑不同,所以成本结构也完全不一样。小型业态和零售业态,人力成本几乎是全部。同时,减少人力成本已导致整个商业模式的变化,处于不同业态,成本构成是完全不同的。

  NBD:除了人力成本之外,租金等刚性成本是很难降下去的,缤果盒子如何跟物业进行合作呢?跟物业谈合作的BD(业务拓展)成本会很高吗?

  陈子林:缤果盒子的选址重点主要是社区,也会考虑一些相对封闭的园区。

  和物业的合作方面,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与物业进行沟通协调,寻找双方共赢的机会,这个具体将会涉及到与物业的商业条款,暂且保密。

  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我们选择物业时,物业也在选择我们。我们关注的是利润,物业方关注的是小区美观、布局、盈利,还有小区居民的便利等,我们认为这是双方相互需要,是共赢的一个选择。

  谈开店:很多场地在签订中

  NBD:缤果盒子的商品比品牌连锁便利店要便宜5%上下,但因为客单价不高,消费者对这个价格差异或也不会太敏感,那么你们如何吸引顾客呢?

  陈子林:我们想做的,也一直努力在做的,是把用户需要的(或可能需要的)商品提前放在离用户最近的位置,让整个交易环节更少、更高效。盒子在小区里意味着它离你更近了,是小区的智能云冰箱,剩下需要关注的是里面的商品是否是你需要的,价格是否合适,如果这几点都满足,在刚需驱动下,顾客自然会进去消费,这并不需要刻意的吸引动作。

  NBD:缤果盒子计划一年内铺设的5000个盒子主要会布设在哪些城市?是否包括直营店和加盟店?

  陈子林:我们不设地域限制,目前全国都在铺设。我们拥有6家分公司,包括大连、西安和中山等。目前,有很多场地在签订中,有很多盒子要进行铺设,一年5000个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5000个盒子包括直营店和加盟店。

  NBD:也有投资人有不同的观点,认为目前不应该投资无人便利店,因为这个行业不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快速扩张存在不确定性,对此你怎么看?对于一年内铺设5000个盒子是否存在难度?

  陈子林: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新物种的诞生必然会面临最挑剔的眼光,持不同观点也无可厚非。

  我认为,不确定性是一直存在的。如果它具有不确定性我就不去做,这不是我所信奉的。5000个盒子的铺设是我们的目标,铺设过程中一定会面临很多考验,前期我们也会做足准备,会努力去做,我们对于这个目标也充满了信心。

  行业观察

  怡食家CEO安利英:还谈不上颠覆泡沫大点但水也起得快

  无人零售站上潮头,有着近20年从业经验的零售老兵没有料到,“风口”来得这么快。

  刚刚结束了对其他地区企业无人便利店的考察,怡食家超市CEO安利英回到北京,为旗下无人便利店Eatbox在7月中旬的开张做最后的准备。从事零售行业近20年,安利英虽然看好无人便利店的前景,但一时之间资本的热情还是让她直言“没想到”。

  “3天大概有300多人,纷纷来问怎么加盟?能不能合作?还有投资人也来表达投资意向。”安利英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今年6月15日至18日的首届北京国际家居展暨中国生活节上,作为居然之家旗下品牌的怡食家新推出4类概念店,没有料到的是,“这个盒子是最吸引人的”。

  对安利英来说,无人便利店的核心逻辑在于提升零售业的效率,这也是她做Eatbox的初衷。谈起无人便利店行业的火热以及随之暴露出的问题,安利英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表示,新事物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点问题很正常。“资本涌进来,泡沫大点儿,但水也起来得快点。”至于商品防盗、物品识别精准度等等行业共有的技术问题,她表示“没啥困扰的”,在持续迭代的过程中,相信会愈加完善。

  谈资本青睐:“我觉得这是好事儿”

  NBD:公司做无人便利店的逻辑是怎样的?

  安利英:我认为无人便利店是效率特别高的一种业态。虽然零售领域的概念很火热,但实际上在效率提升上仍有很多问题,存在一些盲点。因此,我希望能做出一些东西,让我们这个行业效率提升上来。

  比如,盒子从本质上来说是个载体。加上我们提供的服务、提供的商品,形成一个组合,让顾客觉得这个消费体验对应的是一个新的品牌。把这个品牌植入到消费者日常生活中,获得消费者认可,我认为这样的无人便利店是成功的。

  NBD:对于资本的关注,您是什么样的心态?

  安利英:我觉得这是好事儿。资本快速催生,大家觉得会有泡沫,但是水流大了都会有泡沫。在水流大的地方,只要在适当的规范的圈子里,快速地积聚势能,这是能够成就一些事的。尤其是在效率上,帮助好的业态迅速铺开。诸如共享单车等领域,资本的助推也能够让人们更快地享受到便捷、高质量的生活。

  NBD:您如何看待无人便利店的盈利能力?

  安利英:成本是可控的,但是控制到多低,这个存在极限值。因此,最主要提升营收的方法是靠商品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形成完善的一个供应链条。目前因为我们已经有超市的门店,所以无人便利店也是用已有的物流和人力,成本就不会很高。

  谈无人零售未来:发展过程是渐进的

  NBD:无人便利店是很容易与消费者沟通的吗?如何提升互动性?

  安利英:其实有很多方式,比如,跟顾客的互动可以通过跨屏来解决。顾客进入无人便利店中,同时使用手机屏幕,以货架为载体或商品为载体,是可以建成平台的,借助大数据进行互动。

  NBD:比对欧洲非常普及的自助零售店形态,店内只有1~2名工作人员,顾客自助收银,如果遇到问题有店员指导;对于我国,上述过程是没有的,直接跳到无人便利店。您认为是否需要这样的过程,培养顾客的消费习惯?

  安利英:欧洲的人工成本很高,虽然我国近年来也在提高,但和欧洲对比还是相对便宜。在大城市,无人便利店是有很高的必要性去投放的,而且投放的边际成本比较低。而对于我国整体来说,这个渐进的过程是一定需要的,比如目前无人便利店就没有任何一家投放在边远的、人口数量少的城市。

  NBD:对零售业而言,无人便利店的革新意义体现在哪里?会成为像电商这样的,对零售业有颠覆或深远影响的业态吗?

  安利英:我认为还谈不上。因为技术在持续地进步,无人便利店在没有标准的行业建立标准,不断优化,这是一种迭代,我觉得并不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有些技术手段与产业的结合还不是那么紧密,未来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