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地铁的搭配,过往行人与静止的文字。三月中旬,杭州地铁开通了“乐评专列”,将5000余句热评,带入了1号线和江陵路地铁站。
忙碌的站台、来往的行人、和红底白字的语句,在连接的车厢里产生了微妙的反应。此行曰为“让音乐故事填满你的1号线之旅”。
有人说,“世界上最孤独的人,都去网易云音乐写评论了。”
一时间各种话题涌现,人们无限感慨各类评论,惊叹音乐和地铁的合作搭配竟能有如此大的效应。而据说这趟「乐评专列」会一直持续运营到4月16日,乘坐这趟专列的乘客,也许会触“字”生情,总有某一句会击中某个人的内心!而整场声势的策划者都是网易云音乐,以及无时无刻都在活跃的云村民们。
尤其以评论、每日推荐、私人FM最令人满意。“个性推荐很合意,它会根据你的音乐口味生成,几乎首首符合口味。无法割爱。”它会根据一开始的音乐风格收听指标,推荐自己感兴趣的歌单,并且可以按照自我喜好,对收藏的歌曲进行自由分类。
“看故事,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暖到自己。”每听一首歌时,很多人习惯性地会看看评论区,看大家对这首歌的各种评价、背景补充等等,很多时候也就对这首歌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Chris Medina的《What Are Words》,热评达到七万多,即便是你此时此刻打开这首歌的界面,依然有人在评论。“其实听歌的同时,不只是单纯觉得好听入耳,也会真正的与人物共悲喜,更像是在看一部电影,不过是在脑海中放映的”。
同样也有极少评论的同学,一开始不怎么接受网易云的“评论模式”,觉得听歌是自己的事,评论是没有必要的。但也在接触后,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有一次自己尝试着发评论说,‘希望自己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居然有陌生人回复我‘努力,会实现的。’一时还觉得还蛮暖心的。”
评论区的互动性很强。有位同学向我们分享了一件关于她的“评论趣事”:刚步入大学时感慨万千,于是发了一条动态,配了自己喜欢的音乐,放了一张科大图上去。没想到遇到了同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各类评论,还收获了自我动态史上最多的赞。“当时觉得好兴奋,陌生环境里却有很多共同的想法,我觉得云村的科大根据地,我可能找到了。”
我们经常会看到在评论里的第一个热评,和以下的几个热评组成一个故事,挺有趣的。还有些在评论里留言一首诗,就会有人对出另一首诗附和,也比较有诗意,感觉不只是音乐平台,更像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广场。
周董的一首《晴天》,是许多90后共同哼唱的曲调。评论区更是各类青春回忆与校园情怀,多少未尽的事,都在一首歌,和万评论中娓娓道出。
而除了评论以外,话题讨论,很多人的参与度也很高。“网易云音乐不定期推出的一些话题还是很有意思的,我最先参与的话题叫做‘好想进入二次元’,还有‘你的写作业最佳背景音乐’等,里面的各种话题都特别好玩。之后的许多话题互动性都很强,每天基本都会刷话题,已经不亚于我刷微博和空间的频率了。”
为什么网易云音乐这么受到大家的欢迎,能够在短短四年内俘获广大听众的心呢?根据一位资深云村同学的回答,我们得到了以下原因:
? 网易云音乐于2013年4月发布,相比之下,QQ音乐,酷狗,酷我的推出时间在2005年左右,而虾米在2007年左右。运行的时间比较久了,相应的包袱也比较重。比如酷狗、酷我,现在都没有评论功能。而QQ音乐推出了类似评论的弹幕功能,其实也被认为不是很适合放在音乐APP上。所以网易云的自由评论优势即体现了出来;
? 很简单的社区规则,用户参与门槛低。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除了一些极敏感和用户举报多的评论会被删除,一般运营人员是很少干预的。无为而治,恰好是太平时期最好的治理方式。
? 点赞机制和精彩评论置顶功能是点睛之笔。点赞功能的加入,符合目前互联网用户渴望认同心理。如果写了一条短评论获得了几十个点赞,这一次打开APP时都有一种惊喜感的。
? 满足了用户回忆及获得共鸣的心理。曾有媒体对比了几家音乐网站的评论数。同样一天的时间内网易音乐该歌曲的评论数是7100多条,虾米音乐2300多条,豆瓣音乐640多条。有许多用户将自己以前听这位歌手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大家在听歌的过程中,看着别人的评论,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
? 口碑效应,“听歌看评论”深入人心。知乎以及微博上,用户自发的“网易音乐的评论区很好玩”,“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可以刷一晚上”的话语,数不胜数。
一款好的软件的出现是所有使用者的福利,相对于音乐大浪中的默默无闻,拍手称赞哪怕是略有过誉也是值得的,对于用户来说,你要的只是一个同类最佳的产品而已。无论是以往其它简而精致的音乐软件,还是现在评论模式给予的崭新体验,无数音乐的爱好者都在适合自己的媒介中,找到了爱听的歌,爱哼的曲。
我们希望更好的音乐品质带给人更多的享受,就像那列「乐评专列」的地铁,在都市的川流不息中,平稳地向你诉说、与你分享——好音乐,不止于聆听。
今日话题:
你在网易云音乐里,见过最戳泪点的文案是哪一个?
(记者:韩晶晶 贾璐 宋春霖 张曦 周昱洋)
责任编辑:牛 宁
美术编辑:王韵楠
发表评论